研究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队伍 > 正文
研究队伍

个人简介

杨永斌(1954.08─),福建金门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结构工程和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2007年)、欧盟科学院院士(2018年),台湾大学名誉教授,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荣誉院长。1976年从台湾大学土木系毕业,1980年获台湾大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到台湾大学土木系工作至2014年退休,曾任台湾大学土木系主任、工学院院长、云林科技大学校长等职务。2014年起全职加盟重庆大学。已发表SCI论文二百余篇,出版4部英文专著,全球百余位土木工程高被引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百名内,曾担任亚太计算力学学会 (APACM) 和亚太结构工程与施工学会 (EASEC)主席,现任SCI期刊国际结构稳定和动力(IJSSD)主编。


研究方向
杨永斌教授长期从事结构力学与动力研究,研究专长包括:结构非线性理论、桥梁动力理论、列车波动传播分析法等。
1. 结构非线性理论:增量迭代算法、刚体准则、刚性单元理论
2. 桥梁动力理论:车桥耦合振动、健康监测、车辆扫描法
3. 列车波动传播分析法:2.5D有限元/无限元分析方法、波动理论、隧道振动

学术兼职
1.国际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IJSSD)主编,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等多个期刊编委
2.国际学术组织主席:Asian-Pacific Association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PACM)和East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EASEC)
3.中华工程教育学会(IEET)认证委员会主任委员:建立了台湾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推进IEET于2007年和2014年顺利成为华盛顿签署组织(Washington Accord)和雪梨签署组织(Sydney Accord)的一员,完成与国际教育主流体系接轨。
4.学会理事长:台湾中华工程教育学会(IEET)、土木水利工程学会、力学学会、结构工程学会。
5.学会会士(Fellow):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国际计算力学学会(IACM)、台湾土木水利工程学会、力学学会、结构工程学会
6.大学访问或客座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等

主要成果
所属专长研究领域包括:结构非线性理论、车辆/桥梁互制动力理论、和列车波动传播分析法,曾在上述领域各有英文专著出版:
1.Theory and Analysis of Nonlinear Framed Structures (1994, Prentice-Hall, 合著者:郭世荣)。
2.Vehicle-Bridge Interaction Dynamics—with Applications to High-Speed Railways (2004, World Scientific, 合著者:姚忠达、吴演声)。
3.Wave Propagation for Train-Induced Vibrations - A Finite/Infinite Element Approach (2009, World Scientific, 合著者:洪晓慧)。
4.Vehicle Scanning Method for Bridges (2019, John Wiley & Sons, 合著者:杨子仪、张彬、伍云天)。
至目前为止,已发表SCI论文220余篇,出版4部英文专著,Google Scholar的H指数为54,总被引超1.1万次,全球百余位土木工程高被引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百名内。

获奖情况
1996-1998年 国科会杰出研究奖
1998-2004年 国科会特约研究员
2008年 Tsuboi Award
2011年 地震工程杰出贡献奖
2013年 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奖
2013年 ICACM Award
2016年 Munro Prize
2019年 重庆市优秀科学家
2020年 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
2020年 中冶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1),既有工业建筑结构振动评估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生培养
自2014年团队成立以来,已毕业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0名,其中一人获得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中国区青年学者论坛2017年年度‘杰出报告’奖。
在读博士研究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团队与国内外知名工程、设计企业和政府机构保持密切合作,为每一位团队成员提供最好的锻炼机会和成长环境。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高校、研究院、设计单位和政府部门等。

联系方式
徐昊博士,电子邮箱:hxu@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