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原重庆建筑大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重庆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2至201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结构工程系作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结构健康监测、振动控制及加固的理论方法、技术标准和工程应用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10项,主持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科研项目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担任《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Measurement》、《建筑结构学报》、《中国公路学报》、《工程力学》等期刊审稿人;作为主要起草人完成《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施和验收标准》(DBJ50T-304-2018),参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标准》(T/CECS652-2019)、《结构健康监测海量数据处理标准》(T/CCES16-2020)等监测技术系列标准的制定;成果应用于20余座大型复杂桥梁(重庆市菜园坝长江大桥、石板坡长江复线桥等)、输电塔(1000kV特高压汉江大跨越塔、500kV张恩线输电塔等)、古建筑(山西平遥大成殿、河北清西陵配殿)等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
研究方向
(1).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
(2).结构抗震分析与振动控制
(3).土木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
主讲课程
本科生:
《结构力学》
《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
硕士研究生:
《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动力学》
《工程伦理》
博士研究生:
《结构工程专题》
学术兼职
(1).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青年委员会委员
(2).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设备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分会会员
(3).中国力学学会会员
主要成果
(1).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严寒山地地基处理及大面积高容量临时设施安全运维关键技术,2021YFF0306302,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变形场时空分布特性的在役风机叶片移动监测与损伤识别方法研究,52078094,主持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监测-控制一体化抗风抗震智能结构体系,2018YFC0705604,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失真数据自诊断方法研究,51578095,主持
5).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大跨度梁式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主持
6).重庆市建委科技计划项目,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运营环境下重大土木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研究,主持
8).中央高校种子基金项目,基于长期静态数据的梁式桥梁损伤识别研究,主持
9).中央高校跨理工科重点项目,结构健康监测中传感器故障自诊断方法研究,主持
10).横向科研项目自然科学类,平遥文庙大成殿结构稳定性分析与预防性保护前期研究,主持
11).横向科研项目自然科学类,智能缆索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12).横向科研项目自然科学类,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重庆段站前工程跨江铁路大桥深水基础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13).横向科研项目自然科学类,超高风力机塔筒振动复合被动控制关键技术及振动台实验研究,主持
(2).代表性论文
1). Lili Li, Gang Liu*, Liangliang Zhang, et al. FS-LSTM based Sensor Fault and Structural Damage Isolation in SHM [J]. IEEE Sensors Journal, 2020,
2). Gang Liu, Lili Li*, Liangliang Zhang, et al. Sensor faults classification for SHM systems using deep learning-based method with Tsfresh feature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20,29(7):075005
3). Gang Liu*, Kan Gao, S.S. Law. An improved sieve point method for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tructures [J]. Probabilistic Engineering Mechanics,2020, 62:103087.
4). Jun Luo, Gang Liu*, Zongming Huang, et al. Mode shap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Gabor transform an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under uncorrelated colored noise excitation[J].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19,128:446-462.
5). Lili Li, Gang Liu*, Liangliang Zhang, et al. Sensor fault detection with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bridge SHM [J].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19,442:445-458.
6). Jun Luo, Gang Liu*, Zongming Huang. Damage Detection for Shear Structures Based on Wavelet Spectral Transmissibility Matrices under Non-stationary Stochastic Excitation [J]. 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 2017, 24(1):31-47.
7). Gang Liu*, Zhu Mao. Structural Damage Diagnosis with Uncertainties Quantified using Interval Analysis, 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 (2017):e1989.
8). Li LiLi, Zhang LiangLiang*, Liu Gang, et al. Sensor Fault Localization with Accumulated residual contribution rate for Bridge SHM. Cluster Computing, 2017, 21(3): 1-11.
9). Cunlong Li, Weimin Chen*, Gang Liu et al. A Noncontact FMCW Radar Sensor for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i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ensor, 2015, 15: 7412-7433.
10). Gang Liu*, Zhu Mao, Michael D. Todd,et al. Localization of nonlinear damage using state-space-based predictions under stochastic excitation,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4, 23(2): 25-36.
11). Gang Liu*, Zhu Mao, Michael D. Todd, et al. Damage Assessment with State-Space Embedding Strategy an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under Stochastic Excitati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2014,13(2):131-142.
12). 高凯,刘纲*. 全局临界强度分枝-约界法的有效强度改进[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20, 50(6):1-8.
13). 刘纲*,李孟珠,蒋伟,张维庆.古建筑彩绘梁整像素位移自适应搜索解算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7(11):9-16.
14). 蒋燕芳,蒋伟,刘纲*,等. 运营环境下混凝土简支梁桥裂缝的非线性损伤识别[J].重庆大学学报, 2020, 43(05):63-70.
15). 蒋伟,刘纲*. 振动控制方法在大跨度空间结构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智慧城市与智慧建筑,2020,6:9-9.
16). 蒋伟, 刘纲*. 基于多链差分进化的贝叶斯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J]. 工程力学, 2019,36,(6):101-108.
17). 安星, 刘纲*, 张亮亮,等. 基于累积残差贡献率的传感器故障定位方法[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9,41(2):133-139.
18). 罗钧,刘纲*,黄宗明.基于子结构ARMAX模型的剪切型框架结构损伤识别[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7,37(2):294-300
19). 刘纲*,罗钧,秦阳,等.基于改进MCMC方法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J].工程力学, 2016,33(6):138-145.
20). 刘纲*,李坤,王茜,等.基于Info-gap理论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 2016,33(B06):257-261.
21). 刘纲*,杨溥,彭闯.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阻尼器抗震加固方案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6,37(S1):55-51.
22). 罗钧,刘纲*,黄宗明.基于约束最小二乘法的剪切型框架结构损伤识别新方法[J]. 振动与冲击. 2016,35 (20) :119-124
23). 刘纲,罗钧*,方鹏,等.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损伤识别方法[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5, 35(5):873-879.
24). 罗钧,刘纲*,黄宗明.基于随机减量法的非平稳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J]. 振动与冲击, 2015, 34(21): 19-24.
25). 刘纲*,杨溥,秦阳,等,酒杯型输电塔损伤定位的识别方法,振动、测试与诊断,2012,32(3):471-476.
26). 肖明葵*,王肖巍,刘纲,多塔下拉索斜拉桥静力荷载试验和计算分析,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33(1):43-49.
27). 刘纲*,邵毅敏,黄宗明,等,长期监测中结构温度效应分离的一种新方法.工程力学.2010,27(3):55-61.
28). 刘纲*,黄宗明,谢增银,等大型桥梁钢-混接头状态监测及安全评估方法研究.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9,31(3):181-189.
29). 刘纲*,黄宗明.基于损伤力影响线的静定梁损伤识别研究.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8):23-27.
30). 刘纲*,杨溥,刘遥,等.三种传感器布点优化算法在系杆拱桥中的对比分析.振动与冲击,2008,27(11):190-193.
31). 刘纲*,黄宗明,杨溥.基于恒载下的梁和桥梁损伤识别研究.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10:28-31.
获奖情况
(1).2020年获重庆大学第八届“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称号
(2).2017年获重庆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教师称号
(3).强地震地面运动与应用系统,200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军事特种工程结构远程在线监测与安全评价关键技术研究,2014年总后勤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研究生培养
联合指导毕业博士生2名,指导毕业硕士生26名;
在读博士研究生4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0名。
联系方式
Email:gliu@cqu.edu.cn
Phone:15823053868
QQ:19819354